为什么会看不懂山水画的美

2019-08-06 531

  在我国画的三大主题——人物、山水、花鸟中,山水画所占的份额是最重的。

  画中的山山水水看似了解,但要实在体会其间的美,并不简略。

  山水画中的“山水”二字绝不是简略的风景概念,它包含着我国文化的许多含义和标志。比方:山是阳、水是阴,标志着阴阳互补;山是刚、水是柔,体现了刚柔相济;山是实、水是虚,代表的是我国文化中真假相生的概念。 不过,山水画在诞生之初,并没有被赋予这样深层的意义。开端的山水画仅仅人物的背景。最典型的便是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图》。这是一幅人物为主的著作,山山水水仅仅人物的背景或作为场景的转化而呈现,并且在这幅画中,山水画份额并不是很和谐,可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直到隋唐时期,山水画才逐步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山水画的独立首要是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的老练和开展的影响。著名的山水诗人陶渊明、谢灵运、王维等,他们隐居山林感受天然,过着自由的避世日子并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山水的诗篇,这是山水画得以独立并开展起来的重要推动力。

  两宋时期的山水画达到了艺术的巅峰,翰墨的皴法已趋向老练完备,画家可以用翰墨精微地体现出天然万象。但此刻,画家画画首要还是为了体现客观的天然,经过高超的技艺描绘景物的实在存在。

  转机发生在元代,画家们画山水不再是为了客观地去体现天然、再现天然,而是逐步转化为主观地体现自己的心境。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用了四年,这四年间他画画停停,时断时续,不断地考虑和探究。这幅画记录了他的困惑与迷惘,他精神世界的起起落落。在四年时刻里,他悟出一点,就加一点上去,他画出了自己的人生抱负,画出了心态的改变以及对艺术的感悟。在技法上,以赵孟頫为代表的画家们开端把书法用笔运用到了绘画中。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中题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原本同。”他主张在绘画中着重书写性的线条。从此,书与画合二为一。   明清以后,山水画的开展多以翰墨的改变来推进,翰墨的内涵也越来越多,逐步,翰墨一词成了我国画的代名词。   澄怀味象,除掉心中的烦躁   在日子节奏飞快、时刻被不断碎片化的今天,要想透过画中的山山水水体味作者的心境,品出其间的真意,前提是要静得下心来。邵仄炯的心得是:不妨学习一些古人赏画的方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画家宗炳所写的 《画山水序》,堪称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画论,他在文中提出的几个词值得学习和细细品味。   宗炳提出:“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澄怀味象”即要洗涤心中的尘埃,除掉杂念与烦躁,只有澄澈的心境才能体味到天然的“象”,感遭到画中天然的新鲜与活泼的生机。这句话也体现了山水画对人的身心调节的共同作用。   “应会感神”——赏识山水画的进程是人与天然彼此交流、呼应的进程。关于艺术家来说,与天然的对话是永久的课题,在信息的互通中,当有灵感降暂时,艺术著作就有了无穷的生命力。   “神之所畅”——意思是人在天然中或在赏识山水时会得到精神上的极大愉悦和满足。

画家三石

  看不懂翰墨,由于你不懂毛笔   静下心,仅仅赏识山水画的前提,要实在入门,还得掌握些门路。   翰墨、程式、天然构成了山水画以及我国画重要的三个要素,他们各有特点又彼此联络。   赏识我国山水画,赏识的其实是程式演绎中的翰墨美。正如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议论翰墨与天然山水时所说:“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翰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   艺术的高深往往与工具材料有密切关系,要看懂翰墨美,先得了解翰墨的工具——毛笔,了解了毛笔的运用微妙,有助于感知我国画的精妙地点。   “为什么今天大多数人会觉得看不懂我国画了,由于现代社会现已不用毛笔,连硬笔都不用了,咱们用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点击和滑动的方式来承受、传递信息,对毛笔的疏远天然形成无法感受翰墨的精妙,也就对我国画的赏识发生了隔膜。”邵仄炯说。我国的毛笔与西方的油画笔有许多不同,毛笔是圆锥形的,有笔尖、笔腹、笔根,而油画笔有点相似扁平的刷子,这就在技术上决议了这两种艺术所运用的技法是天壤之别的。

  翰墨中蕴含着我国山水画的许多技法。首先是勾、皴、擦、点、染等根本技法。此外,用墨、用水、用色的技法还包含:积墨、泼墨、破墨、洒、拓等。设色的技法有浅绛、青绿、金碧。从画法上来说还可分工笔、意笔、没骨等。对这些技法有了根本的了解,赏识山水画时就不再是外行看门路。   翰墨在纸绢上会留下不同的痕迹,如点、线、面,这些翰墨痕迹还有不同的改变:粗细、巨细、长短、浓淡、干湿等等。一幅好的著作其实便是将不同的翰墨形状合理、优良地进行组配,发生有美感的著作。

  赏识我国画的翰墨还需要从审美的视角着眼,审美有许多方面,邵仄炯把它归纳为物象美、翰墨美、意境美、品格美。物象美很简单了解,便是站在天然面前感遭到的物象的形状、光色等视觉感知的美。翰墨美体现的是雅俗之别,雅即“清、沉、润、和”,“平、留、圆、重”。俗即”滑、轻、扁,怪、浊、燥”。我国画的翰墨美和品格美是彼此呼应的。我国人喜欢用磊落、中正、文雅、朴素等字眼来褒奖人,其实这些词也可以用来了解翰墨、评判书画的好坏。古人常言:画如其人、字如其人,便是这个道理。

  我国画的程式 比如画家的“手眼身法步”   戏迷们都知道,看一出戏,看的是角儿的“手、眼、身、法、步”,即程式之美,不同的角儿即使演的是相同一出戏、相同的程式,都能演出各自的风格。赏识山水画也是如此,山水画的程式是画家经过对天然的全面调查、深入考虑以及不断地总结归纳、提炼出来的艺术符号与语言。笔有笔法、墨有墨法,画面的构成、线条的运用、形象的创造、颜色的装备甚至题篆用印都有必定的程式。有了程式,画家就有了对天然的认知结构。   我国山水画的程式首要包含石的皴法、树法、云水法、章法等。

  以皴法为例,皴法是我国画的体现技法之一,是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归纳而创造出来的体现程式。皴法首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

文章源自:画家三石 http://www.gdsanshi.com/


推荐新闻